专家发声
《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首次提出了“三高共管”。高血脂作为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高危因素之一,在预防、控制和医疗保障等相关政策上没有得到与高血压、糖尿病同等程度的重视。积极践行“三高共管”,继续完善城乡居民在高血脂门诊用药的保障机制,加大对血脂用药的报销,同时积极考虑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二级预防血脂用药需求,提高对这部分人群的精准化保障水平,可大大提升心血管疾病防控效率,有效遏制心血管疾病地上升趋势,实现提高预期寿命、降低慢病早死率的目标。
在各方的共同积极推动下,当前政府已有计划将高脂血症纳入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但至今暂未完全落地。因此,今年两会期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太阳成集团tyc151cc医生集团董事长霍勇教授等在已有相应政府文件的基础上,提交了关于如何推动“三高共管”进一步落地的提案。在2020年9月8日举办的中国心脏大会(CHC 2020)暨第五届中国血管大会(CVC)暨第一届中国健康生活方式医学大会(CHMC)大会期间,霍勇教授再次对该提案进行了详细阐述。
三点建议,致力“三高共管”早日落地
如能像高血压、高血糖的一些药物,将部分高脂血症用药纳入门诊报销体系,将在“三高共管”的管理层面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强调高脂血症,尤其是高胆固醇血症,应重视血脂水平的升高对健康的危害及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同时,由于大家对高脂血症认识不够,比高血压、糖尿病的认知度更低,再加上管理体制未跟上,因此提出以下三项针对门诊的建议。
首先,建议国家医疗保障局(以下简称国家医保局)在血脂用药保障方面,参照“两病”政策,以二级及以下定点基层医疗机构为依托,对血脂异常的参保患者门诊发生的药品费用由统筹基金支付,对基础用药的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要达到50%以上;
其次,考虑到高危患者的用药需求,建议国家医保局积极考虑将针对高血脂的创新用药纳入医保目录,结合患者的危险分层管理,解决高危患者特别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二级预防血脂用药需求,提高对这部分人群的精准化保障水平,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对国家最新版基本医疗保险目录的粗略统计,高血压用药一共有98种,不仅涵盖常用五大类药物,也特别照顾了特殊高危人群的用药需求;糖尿病用药62种,且将近年所有在中国获批的创新药物都及时纳入(如GLP-1,SGLT-2等创新机制类药物);而血脂异常用药仅13种,主要集中在他汀类等上市多年的常用药物上,没有涵盖创新机制药物。
最后,建议国家医保局同时做好与现有门诊保障政策的衔接,对已纳入门诊慢性病或特殊疾病保障范围的高血脂患者的待遇,继续按现行政策执行;同时建议做好与住院保障的衔接,进一步规范入院标准,推动合理诊疗和科学施治。“衔接”指在病房门诊,尤其在慢病管理过程中,不同区域应做成规范化标准,推动合理用药。该方案实际上针对的不仅仅是高血脂,更重要的是针对所有的慢性疾病,应把慢病管理随访纳入医疗服务项目,并进行医保支付。
完善机制和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积极性和管理效率
值得指出的是,当前医疗相关的支付主要停留在药费、器械检查或设备,针对医生方面的支出甚少,这是导致目前医疗机构普遍存在“只治不管”现状的重要原因,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何实现分级诊疗、三医联动及更有效的防、救、治衔接。把慢病管理纳入医疗服务项目,最主要的问题是,尽管医疗机构在整个慢病全程管理链条中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但是目前尚处于脱节状态,表现为上述提到的“只治不管”现状。而实际上,不是医生和医院不愿意管,更重要的还是需要政府从疾病管理角度进行要求,在提出要求的同时,制定相应的补偿和付费机制,提高医生和医院积极性。针对这个问题也提出三项建议:
第一,在慢病管理方面,医保局应制定针对特定疾病的标准管理,比如什么病管理多长时间(比如血脂异常、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管理什么内容?同时,还应根据医务人员的劳动付出完善相应的补偿机制,以体现出医务人员在管理慢病患者中的价值,激励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第二,应建立一种分级诊疗体系。应在院内即开始重视患者管理,否则后续管理难度将更大,但管理如何开始?后续管理方案如何?需像跑接力一样,跑完第一棒后有人接第二棒第三棒,此时分级诊疗体系的建立就变得尤为重要;
第三,应鼓励利用互联网远程管理模式,提高慢病管理水平;同时还应把互联网的网上支出纳入医保支付范畴,不论是在管理层面还是在医疗层面(比如处方药购买)。
总结
血脂管理是当前“三高共管”中的最大“短板”,城乡居民的医疗保障水平有待进一步稳定提高,“两病”管理效益不及“三高”共管更经济有效。因此,建议国家医保局在血脂用药保障方面,参照“两病”政策,降低血脂异常患者用药支出;考虑到高危患者的用药需求,将针对高血脂的创新用药纳入医保目录,结合患者的危险分层管理,解决高危患者的用药需求;同时做好与现有门诊保障政策和住院保障的衔接,进一步规范入院标准,推动合理诊疗和科学施治。
来源: 门诊新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