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发声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对已经取得的成就和荣誉,葛均波院士从不多言。在他看来,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为病人治好病、提高生活质量才是最高追求,也因此,他从未停止过追求进步。
撰文 | 汪航
来源 | “医学界”公众号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九三学社上海市委副主委、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中太阳成集团tyc151cc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分会会长、安徽省立医院院长、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
誉满学界的葛均波院士有很多头衔,但在众多角色中,他最珍视的还是医生。“其实我就是个临床大夫,让病人能够更快恢复,创伤更小地进行手术,最终帮助患者更有尊严地回归社会,回归家庭,回归生活。”
在这一初心的驱动下,扎根心血管疾病领域40年来,他带领团队不断获得突破,推动中国心血管疾病临床技术革新和科研成果转化,创造了多个心脏病诊治上的“全国首例”和“上海第一”。
葛均波院士一直在为中国心血管病防治事业和推广价值医疗理念四处奔走。他有个心愿,将来有一天,临床诊疗和医疗药械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中国人的手上。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
从蜚声海外到毅然归国
葛均波院士11岁时骨折,被家乡的医生治好。日后,他曾多次对外界谈及这段经历,做医生、治病救人的职业选择和理想就此确立。
他生长于山东省五莲县一个农民家庭,从6岁上小学起,就一直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到了1977年,刚上高一的葛均波迎来了命运的转折点——中国宣布恢复高考。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年幼时的葛均波院士
16岁那年,作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三届考生,也是整个五莲县仅有的三名大学生之一,葛均波顺利考入青岛医学院。之后,他又作为该校同届75名大学生中4名考上研究生的学生之一,于1984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山东医科大学攻读临床医学硕士。
硕士期间,葛均波的研究方向是小儿科先天性心脏病。据他回忆,当时很多来自农村的患儿由于未能及时得到诊疗,就医时往往为时已晚,加上医疗水平有限,患儿死亡率较高。这一现象令他非常触动,并决心在学术上继续深造。
他“十几年来一直保持着凌晨4点起床读书的习惯”。凭借天赋与勤奋,这个山东农家少年一路攻读到了博士,1990年获得上海医科大学博士学位后,又被派往德国美因兹大学医学院深造,三年后在埃森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
在德国学习与工作期间,他的成绩得到了导师的高度认可。取得德国行医执照、成为埃森大学医学院心内科血管内超声室主任那年,葛均波不过30岁出头。彼时,超声技术在医学诊断领域已非常成熟,但将超声探头放到血管内进行诊断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而这正是葛均波的工作内容之一。
1997年的某一个周末,他像往常一样来到心内科实验室分析资料,一名心肌桥患者血管内超声图像上的低回声或无回声的半月形暗区走进了他的视野,通过翻阅实验室里所有心肌桥患者的超声图像,葛均波发现,每一名心肌桥患者的图像都存在相似的“半月现象”。
在此之前,心肌桥造成的心肌缺血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造成的心肌缺血在症状表现上非常相似,但二者的治疗方法却截然不同,如何准确判别这两种疾病一直是行业难题。
葛均波的这个发现大大提高了心肌桥的诊断率,使其检出率由不足5%提高到95%以上,血管内超声图像上的“半月现象”,从此成为国际上通用的心肌桥诊断标准。这一成果也被称为“葛氏现象”,欧洲著名心血管病专家桑切斯(Sanchez)教授等称其为“应用血管内超声检测心肌桥的先驱”。
在德国的九年里,葛均波收获颇丰,发表了二百余篇学术论文。回忆这段经历,他总说:“那是一段不可多得的专心做研究的时光,年轻、有精力、没有杂事、心无旁骛。”
1999年4月25日,就在众多荣誉和机会纷至沓来时,葛均波选择了激流勇退,结束了自己在德国长达10年的学习、工作,回到上海成为第一批长江学者,为祖国医学发展贡献力量。
回国这年,葛均波年仅37岁,担任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心导管室主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等职务。同时带回国的,还有他世界一流的心血管疾病诊治技术。
创造多个心脏病诊治上的
“全国首例”和“上海第一”
葛均波院士回忆,刚回国的那段时间,虽然表面上一切还算顺利,但自己却经历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煎熬。
由于“外来”身份,他起初并不被同事看好,大多数人觉得他发发英文论文、杀杀小白鼠、做做试验还可以,临床表现就很难说了。回国后的第一个春节休假,他是一个人在办公室里过的,一边吃泡面,一边写基金总结报告。
破局发生在几次重要的手术之后。在进行插管之类的操作技术时,葛均波完美实现了本该由麻醉师完成的工作内容,一些棘手的病情也在他手里转危为安。同事们开始发现,葛均波不仅能治别人治不了的病,也能处理别人解决不了的问题,仅用半年时间,他就得到了同事和患者的尊重与认可。
在葛均波的积极推动下,回国后的第二年,中山医院第一例心脏移植手术在心外科、心内科等多科室的协作下大获成功。如今,中山医院的心脏移植手术已成为全国的典范。
凭着医学研究上的专注,葛均波院士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题,创造了多个心脏病诊治上的“中国首例”和“上海第一”:血管内超声、逆向导丝技术、可降解支架、心脏瓣膜植入……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葛均波院士
对葛均波院士来说,2005年10月20日是一个有着特殊意义的日子。这天,他在经导管心血管治疗(TCT)会议上,第一次通过卫星向远在美国华盛顿的主会场直播了中山医院心导管室的手术病例——室间隔缺损和左主干“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CTO)手术,这也是中国手术首次转播至美国TCT会议现场。
其中以CTO病变最为引人注目。当他介绍该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时,主会场的所有观众都对此极具挑战性的手术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其中也不乏怀疑的目光——CTO病变是彼时冠脉介入治疗中的难点。
手术中,他独辟蹊径,在国际上率先采用“逆向钢丝技术”以进一步提高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开通成功率,受到美国同行的高度称赞。这次向美国直播手术的成功,让他兴奋得一夜难以入眠。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手术时的葛均波院士
如果“半月现象”只是他在国际上的偶然成名,回国后的一系列技术突破则足以证明葛均波的医学实力。2010年10月3日,葛均波成功完成国内首例“经皮主动脉瓣膜置换术”,为我国心脏介入史谱写了新篇章。两年后,他又成功完成中国国内首例“经皮二尖瓣修复术”。
在他的带领下,一个又一个国际、国内“第一”“首例”“领先”等医学成果得以创造,不断刷新着中国的医学史。
不负生命重托,
倡导、践行价值医疗
对已经取得的成就和荣誉,葛均波院士从不多言,在他看来,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为病人治好病、提高生活质量才是最高追求,也因此,他从未停止过追求进步。
近些年,“价值医疗”理念被他频频提及。在他看来,“无论是医疗器械,还是药品、治疗手段等,初衷和目标都要以患者为中心,最终实现患者利益的最大化。”
为使更多患者获得最高性价比的诊疗服务,葛均波院士于去年被推选成为“价值医疗泰山奖”评选管理委员会的理事长,与“医学界”携手,助力中国医疗早日走向“以患者为中心”的新时代。
点击添加图片描述(最多60个字)编辑
葛均波院士在“第三届价值医疗泰山奖颁奖仪式”中致辞
“医学的目的并不仅是延长患者生命,也为减轻患者痛苦,让患者有尊严的回归家庭、生活和社会,没人能长生不老。所以‘泰山奖’不仅体现医者责任,同时也诠释勇于担当开拓的泰山精神。要让获奖的人热血沸腾,让没有获奖的人有追求方向,让人人都向往这个奖。”
他希望有一天,“泰山奖”能成为中国价值医疗的风向标,甚至是中国医疗领域的“诺贝尔奖”。
“在疫情的推动下,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进一步整合,一些新技术、新药物加速进入临床,一些以价值为导向的医疗理念应该被看见、被推崇,最终成为给患者带来有尊严、满足身心和健康的医疗服务。”
临床与科研中,葛均波院士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在心脏支架依赖进口、价格昂贵的二十年前,他就将药物支架国产化列入了自己临床研究的课题之一,并在2005年领衔研制出“新型可降解涂层冠脉药物洗脱支架”。后经初步估算,这一成果每年可为患者和国家省下医疗费用支出高达12亿元。
从我国首个可降解涂层冠脉支架到具有国际原创三氧化砷药物支架、再到首个生物可吸收冠脉支架,葛均波院士一直在努力让老百姓用得起,用得好。
他还多次向“医学界”强调,“要将患者作为一个整体看待,而不是分段去治疗”。针对心血管疾病日益严峻的防控形势,2015年,他在国内首次提出了“泛血管医学”理念,从源头上预防血管性疾病的发生。
2019年,葛均波院士牵头发表了《泛血管病防治科学声明》,声明建议改变当今以“以疾病为中心”和“以临床事件为中心”的防治模式,泛血管疾病防治策略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和“以促进健康为中心”的全方位、全周期管理理念。
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泛血管疾病被列入重大攻关计划,联合心血管、内分泌、肾脏病疾病等多学科的专家一起对以血管性疾病为主的上游疾病进行干预、诊断、治疗和康复。由他发起的泛血管疾病管理中心引起了心血管领域的广泛关注,为慢病管理开启了新的范式和榜样。
葛均波院士从没打算“慢”下来,总是在手术台、科室、科研一线连轴转。他已经很多年没休息过了,不论身兼多少职务,获得多少荣誉,他总是重复一句话:“我不是医神,其实就是个临床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