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发声
让我们的创新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It's not the technology that changes the world, It's the dreams behind the technology that change the world.
这句话出自马云。
在博鳌心血管创新论坛上,太阳成集团tyc151cc医生集团发起专家葛均波院士借用此语掷出期望:“让我们的创新梦想改变这个世界。”
作为博鳌·健康界峰会的重要环节,博鳌心血管创新论坛于2019年4月28日顺利举行。论坛分为三部分,包括嘉宾演讲、来自医生的创新项目路演和来自企业的创新项目展示,内容层层递进,项目精彩纷呈,赛制新颖独特。
以创新的方式服务创新,博鳌心血管峰会提供了创新项目路演的新范本。
Part 1 嘉宾演讲
葛均波:培养创新人才、促进转化落地
“其实这些年我常常回想,自己做了那么多事情,最满意的是什么呢?”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院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太阳成集团tyc151cc医生集团发起专家葛均波院士在演讲时表示,他最满意的其实是这些年倡导了国内医学领域,尤其是心血管领域的医疗器械创新。
“可能这些年确实获得了一些虚的头衔,但我最看重的还是‘校长’这个身份,也就是作为我们CCI创新学院的校长,去鼓励和推动年轻人创新。”他说,年轻的医生护士们最具活力,应该引领未来的科技创新,“我们昨天还分析,为什么以色列人就能创新?从一个小细节来看,他们每个星期都有安息日,这一天不吃不喝不看手机,精心深思的同时,还能把节省的钱捐给国家。我觉得特别好,咱们其中有哪个人可以一整天关掉手机安静思考吗?恐怕很少。”
为了改善中国医生的创新环境,2015年9月,葛均波与诸位同仁发起成立CCI(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又于2017年12月发起成立CMIA(中国医学创新联盟),开展多种实践探索,收获了不少经验与思考,培养了一批创新学员,促成了一批创新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我们希望未来能够走通中国医生的创新转化闭环,使我们中国的创新成果引领世界前沿。”
霍勇:技术+器械+模式多重创新
我国是冠心病介入治疗(PCI)例数最多的国家,近年来一直呈现两位数的年度增长率,远超我国GDP增速。但我国的介入治疗对世界心血管介入领域发展的贡献却很少。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太阳成集团tyc151cc医生集团董事长霍勇教授表示,当前我国PCI已经进入创新时代,这与之前的时代特征不同,需从器械、技术、模式三方面入手。
“只有创新才能发展,创新才能引领,创新才能实现真正的强大。”霍勇说。
史新立:科学管理服务创新发展
2017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审评审批机制改革 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又称“两办意见”,其中共有17条要求涉及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改革,涵盖医疗器械注册人制度、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改革等多方面的创新要求。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审评三部部长史新立表示,近年来,审评中心主要就是围绕上述17条要求进行落实工作,“目的一是鼓励创新,二是提高审评审批效率”。
史新立说道,“相信在科学管理理念的指引下,我们会做得越来越好,中国的医学创新事业也会越来越好。”
王建安:医院创新中心的模式探索
“创新始终是要看临床存在什么问题,临床上存在的问题就是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创新最大的原始动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院长王建安如是说。
王建安表示,目前我国在心脏瓣膜病的治疗方面,还存在着优质介入治疗器械的发明欠缺、针对介入治疗受益人群特征的研究(如适应症和并发症的防治等)欠缺、针对介入治疗相关影像等辅助手段的研究欠缺、中国人群心脏瓣膜病的流行病研究(从儿童到老年人群)欠缺、心脏瓣膜病发病机制(包括基因的研究)欠缺、心脏瓣膜病药物及相关治疗靶点的研究欠缺、心脏瓣膜病预防的研究欠缺、心脏瓣膜病医疗经济学研究欠缺等问题。
“经过探索与时间,我们医院提出了一个以临床医生为主导的创新中心模式,通过整合基础研究学者、材料器械工程师、企业、投资者等多元主体,围绕重大疾病进行高水平联合攻关,致力于产出大团队、大人才、大文章、大专利、大产品、大会议。”他强调,建立好的机制非常重要。
孔祥清:医生主动“要”操作政策
“创新意识欠缺氛围不够,创新评价体系导向不对,创新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创新政策不配套,创新平台医工结合不够。”南京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院长孔祥清认为,当前我国医生创新存在以上五个不足。
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我国医健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5~10%,而发达国家则达到40%。
孔祥清强调,如果想做转化,医院一定要出具体的操作政策,否则医生的创新事业做得越大,冒的风险也越大。“主动与医院沟通出台操作政策”是孔祥清给创新者们提供的建议。
郭惠莲:一家热爱创新的企业应是什么模样?
2019年对于美敦力而言,是一个特殊的年份。
70年前,美敦力在明州的一个车库诞生,这预示着创新事业的开始总会诸多艰难。
坚守之下,美敦力2018年已让7100万心血管疾病患者受益。“相当于每一秒都有两位患者从我们的疗法中获益。”美敦力大中华区冠脉业务副总裁郭惠莲介绍到,这源于美敦力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支持美敦力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而真正的创新一定是来自于患者需求。”她说,美敦力2018年财年为创新投入约20亿美金,这足以让其全球将近50个临床中心的将近9000多名科研人员不断耕耘,同期开展将近400多项大型临床研究,以促进疗法创新。
Part2 创新先锋项目展示
参考“中国好声音”导师-学员互选模式,作为本次心血管论坛的特色环节,“创新先锋计划”历经前期初筛遴选出8个创新项目进行现场演示,而后再经导师亮灯和学员选择两个环节,现场直接确定项目合作对接,组建“创新梦之队”。
其中,两组导师天团阵容及各优秀先锋项目概览如下。
祝金明(用一根分体式起搏电极导线同步起搏双侧心室)
江研伟(创新型内镜下硬膜闭合系统)
杨力凡(一种心尖封闭器)
夏 妍(一种优化冠脉介入术的端孔导引导丝)
赵东生(心律失常导管消融学习及辅助系统)
翁玉麟(刻痕药物球囊)
涂圣贤(融合心血管影像与功能的OFR技术:PCI优化利器)
陈宏伟(微创介入治疗主动脉弓病变的血管支架)
Part 3 企业创新项目展示
以增强医研企合作为初衷,本次论坛还展示了7个来自企业的优秀创新项目。
睿心智能是入选企业之一。作为睿心智能医疗CTO ,马骏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三点感受。
第一,在他印象中的医生是相对保守的群体,更愿意安全地使用已经熟练的技术或器械。但今天的医生演讲和展示,大大改变了他的这个感观。“从葛院士对创新转化的大力提倡,到医生们提出的各种奇思妙想,让我感觉到,至少有部分医生正走在前沿,他们是非常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
第二,医生的奇思妙想确实需要与工程师更好结合。陈宏伟医生在展示创新项目“主动脉弓病变的血管支架”时,说自己手工缝制了一个粗糙的样机,这让马骏印象颇深。“把Idea变成产品是工程师的强项,所以有创新想法的医生应该更加主动地与工程师合作,才能打通创新转化闭环”;
第三,回到工程师和企业,马骏认为,在开发新技术时,一定要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而不能以某些很酷的技术为导向。比如最近大热的“AI+医疗”产业创新,很多团队都是先从人工智能技术出发,再去寻找在临床中可能的应用,这是本末倒置的。
“以我们睿心来说,我们也做人工智能,但我们的人工智能是植根于精准检测血管的病变和功能这个实实在在的需求。除了这个产品,我们还需要更紧密地去跟医生合作,去深入而脚踏实地去了解他们的需求和痛点,才能为医生提供更好的技术和工具。”马骏说。
7个企业创新项目概览如下:
曹 鹏(中国原创:经导管三尖瓣置换系统)
李 翔(国产血管内超声成像IVUS设备)
童清霞(医素心梗心电图识别算法)
顾江华(智慧心脏康复综合解决方案)
吴天根(大血管快速止血急救多腔球囊导管)
马 骏(泛血管精准检测平台)
赵 奕(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Mixed Reality-可视化CTO诊疗创新技术)
(转自健康界)